发布日期:2025-10-26 23:38点击次数:155
跨年行情寻找新主线,量子科技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股价在7元左右的德美化工因参股本源量子而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概念炒作,这一轮量子科技的话题热度背后,有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实际商业化三大核心逻辑。对于普通投资者,如何理性看待这波行情,成为关键所在。
需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不少人将量子科技视为“遥远的未来”,感觉距离实际盈利还有很长时间。实际上,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量子科技已经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发布的《量子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行业发展制定了清晰的三年行动路线图,不仅要求突破量子芯片、量子算法等关键技术,还计划推动量子科技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实现超过100个应用场景落地。政策的推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成长路径,类似于当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从“输血”到“造血”,让产业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技术层面,很多人认为量子计算距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但实际上,已经有企业通过量子计算解决了部分现实问题。德美化工参股的本源量子,作为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2024年推出的“本源悟源”量子计算机已经在新药研发等领域初显成效。此前,传统计算机模拟药物分子与靶点结合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量子计算机则将这一过程缩短至3天,效率提升显著。本源量子与华为携手开发量子操作系统,方便软硬件适配;与药明康德合作建设新药研发平台,加速抗癌药和抗病毒药的研发;和工商银行合作推进量子加密在金融领域落地,强化数据安全。这些合作均已进入实际落地阶段,2025年一季度已经实现了三项合作项目的营收,尽管目前体量不大,但标志着量子科技正由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应用。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参股标的,德美化工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有本源量子约0.9679%的股份,是目前A股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参股方,能够直接享受量子领域成长带来的收益。比如未来本源量子若推进IPO,股权价值有望随公司估值增长而提升。德美化工自身主营精细化工业务,与本源量子共同发起建立了“量子计算生物化学行业应用生态联盟”,将量子技术实际应用于产品研发与工艺优化环节。通过量子模拟等手段,可降低原材料成本约30%,减轻污染物排放,实现“参股+业务协同”的发展模式,更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比单一的财务投资更具可持续性。
量子科技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与2021年九安医疗因业绩爆发而走出强行情不同,目前量子科技仍处于成长初期,本源量子2025年一季度尚处于亏损阶段,短期内对德美化工业绩拉动有限,更多是在“估值预期”层面。德美化工作为小市值公司,近期有涨停和波动出现,受到跨年行情影响,部分资金有可能借题发挥、推动炒作。投资者如果有参与意愿,建议关注两项关键数据一是本源量子的商业化进展,包括合作客户和实际营收增长情况;二是德美化工自身如何将量子技术融入主营业务,是否实现了实际成本下降。这些硬性数据将成为判断行情能否持续的关键依据,而不仅仅关注短期股价波动。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跨年行情一向有“炒新不炒旧”的特点,量子科技能否成为新的主线,答案不取决于目前的概念热度,而要看产业的实际进度。如果未来量子技术落地应用频频出现,比如新药研发进入临床,或者银行实现量子加密的大规模金融交易,这一赛道的投资空间将明显打开,市场也将更倾向于长期成长而非短期波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买卖时机,不如多关注量子科技产业的落地与进展。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藏在“突破创新”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的跟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