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五万兵败如山倒,统帅独自突围,指挥官困惑二十六载

发布日期:2025-07-10 15:50点击次数:139

这一仗,国民党最顶尖的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指挥官李仙洲事后整整26年也没能想通,到底为啥只有韩练成一人逃出来了?

其实,真实的情况比他脑子里想的还要扎心得多。

时间往回翻,来到1947年1月。

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在鲁南这片地方联手干了一仗,硬生生撕开了蒋介石的防线。虽然这场战斗不算声名远扬,但对国民党那边来说,可是吃了个大亏,真让他们脸上挂不住。

蒋介石心里还是挺不服气的,觉得解放军经过连续两场硬仗,肯定元气大伤,撑不住了。他就琢磨着整点新花样,打算一举围歼已经整合成“华东野战军”的解放军部队。

他打主意的这个行动,就是大家后来称的“鲁南会战”。

调集了三十万兵力,从三个方向合围,打算把“共军”一举消灭干净。

陈毅的“放烟雾弹”战术

陈毅可不是那种只会逞强的莽汉,早早就察觉出端倪啦。

咱们这点兵力,想要和人家30万大军硬碰硬,不就是送死么?咋整呢?陈毅心里有数,打算把敌人引进来。临沂位置老关键了,可咱们反倒主动撤退,故意装成怕了的样子,让敌人误以为咱们撑不住了。

这下好了,国民党果真当了真。

蒋介石下令让北线的王耀武部队往南推进,试图两面夹击。结果,这道指令直接把5万人送上绝路。

王耀武其实头脑很清醒。他当时说了句相当重要的话:“这路两边都是山头,万一老共在那藏着人,我们就别想跑得了。”

他把这个顾虑汇报了上去,最后嘛,没人当回事儿。

陈诚硬是让王耀武下达进攻命令,李仙洲只好去具体落实了。

命令一下,李仙洲也只能咬咬牙上了。他领着73军、46军刚准备动身,结果第一个意外就碰上了。

原本打算让12军的老霍带队,结果霍守义直接撂挑子不干。一个军说不参加就不参加,只能临时让73军赶鸭子上架。

这才刚开头呢。

战斗刚打响,73军77师在和庄一带就被咱们部队全歼,师长田君健当场丧命。

眼下,王耀武有点慌,马上让李仙洲带人杀出去。其实是有机会突围的,可偏偏韩练成不干,他开口就问:“咱们兵力都分散了,这时候撤退,上面怎么说?”

听着倒像挺讲哥们情谊哈?可就因为这一句看起来挺仗义的提问,结果把能跑的节奏给耽搁了。

李仙洲心里其实明镜似的,这事儿他也琢磨了好一阵。犹豫了半天,他还是想着再观望观望,打算等吃顿早饭再下决定。

没想到,这一拖,祸事就跟着来了。

李仙洲为何耽误突围?一个“好兄弟”的消失

第二天大清早,韩练成又跑过来,告诉他46军还有一个团被困住了,得赶紧亲自去救援一趟。

眼下李仙洲还信赖着这个“铁哥们”韩练成,让他领着一个警卫排前去救援,自己就在这儿待着不动。

没成想,这一走,韩练成是彻底没影儿了。

一晃五十分钟过去,人还是踪影全无,电话也打不通,派出去找的也压根儿没找着。

再拖下去,可真赶不上了。

等李仙洲总算发出突围的命令时,咱们的包围圈早就捏得死死的,吐丝口那边也早布好了一层层大网。

眼下,这队人马早就丧失了拼劲。

73军和46军的两位军长本就互相看不顺眼,如今一个溜了个没影,另一个也找不着人影,底下的官兵全跟丢了主心骨似的,乱成一锅粥。

还没咋动手,这五万兵就已经吓得鸟兽散,连自家人都开始对着自家人放枪,整个场面一团乱麻。

63个小时过去,国民党那边的大部队全被咱们给端了。

李仙洲当时就落咱们手里了。

战后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那句,说出来估计不少人都听过,正是王耀武那句:“这啥部队啊,简直五万头猪,共军三天都没抓完!”

韩练成去哪儿了?这才是关键

这会儿呢,咱们再把目光转回到“消失不见”的韩练成。

原来啊,他并没有真走丢,而是我军那边“先被逮住,后来又放出来了”。

韩练成早就安排了自己的人手在里面。他身边那个名叫杨思德的联络员,其实就是咱们党的地下工作人员。

俩人本来就认识不浅。某次阴差阳错,韩练成的部队竟然被自家人误伤,关键时刻还就是杨思德拼死把他救出来。自打那会儿起,韩练成对这个小联络员的印象立马就不一样了。

杨思德一点点、踏踏实实地给韩练成做起了思想工作,长此以往,韩练成这才对他彻底放下了心。

打仗前大家合计了一下,说干脆整点迂回战术,拖住敌人才好,让咱们部队争点宝贵时间。

所以,韩练成那会儿说了句“别急”,这并不代表他拿不定主意,其实他早就心里有谱,已经跟哪边靠近了。

那天,他可不是跑去救什么被困的团伙,反倒是带着几位自己信得过的老伙计,悄咪咪地撤出了战场,躲进了一家店铺下面的地窖里安顿了下来。

结果让咱们的开国中将聂凤智给逮了个正着。

聂凤智当时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抓住一个军长!”

可这高兴劲儿还没持续多久,总部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陈毅司令直接发话:人别审,马上放了。

这下韩练成才算真正“破茧而出”了。

韩练成一到南京,第一时间就去见了白崇禧,把情况向他说明白了。

白崇禧对这个“幸存军长”毫无怀疑,还忍不住表扬了几句。

韩练成接着去面见了蒋介石。以前他救过蒋,蒋介石对他也算是信得过,不但没起疑心,反倒提拔了他的职位,吹捧他是民族英雄。

李仙洲就没他那么走运。

在战犯管理所那段日子,他一遍遍琢磨:“为啥最后活下来的偏偏是我?”

隔了26年,他来到北京,一下碰上了已经投诚、当上副司令的韩练成,事情的真相这才浮出水面。

我们能从这场战役中学到什么?

头一桩,情报的较量直接攸关存亡。

说到底,杨思德的埋伏加上韩练成的配合,这俩人在暗地里的作用,可真是这次能赢的关键呀。

要是没他俩一起支撑,再咋下功夫的战术也白搭。

第二,指挥一出岔子,全盘都得跟着遭殃。

李仙洲要是当时果断点,兴许还能留下点兵马。

可他偏偏信了错误的判断,把当兵的直觉也撂一边了。

再说说,老百姓的拥护和大家伙的斗志,这两者一对比可就看出来高下了。

解放军不仅仅是在作战,人家打的可是人民的战争,心中有信念,骨子里有那股劲儿。

国民党军队那边,各自为政,内耗严重,打起仗来也就是一盘散沙,哪能跟人家相比啊。

不少人对于韩练成被说成“叛离国民党”这事,心里都有些看法。

反过来看,其实他既没对自家士兵开过一枪,也没有在两军对垒时临阵倒戈,只是在关键时刻拖了会儿决断,给了咱们人民军队争取机会的空间。

他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耍滑头,而是真正认准了时代的潮流在哪儿。

他也没想着给自己捞好处,而是把宝押在了国家的明天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