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超百艘新舰服役,三大舰队全面升级,2030年前开展海外作战?

发布日期:2025-11-23 12:46点击次数:54

当日本防卫省的飞机紧急升空,拍下辽宁舰与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并肩驶过宫古海峡,浩浩荡荡开进西太平洋深处时,一个长久以来被军迷们反复讨论的问题,似乎瞬间有了答案:我们还在争论中国海军2030年前能不能实现外线作战,可人家是不是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这早已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已经在了”的现实?

这幅画面带来的震撼,远不止是两艘航母同框那么简单。

它像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那些习惯了用老眼光看中国海军的人脸上。

《读卖新闻》当时就惊呼“中国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破第一岛链”,而五角大楼的内部报告则更直白地承认,美国第七舰队在西太平洋“舰艇不足的矛盾被放大了”。

这种自信和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就藏在航母编队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僚机”里。

很多人觉得航母牛,是因为它大,能起降飞机。

但说白了,航母只是个移动机场,真正决定战斗力上限的,是它搭载的飞机。

过去我们用歼-15,性能不错,但面对F-35这种隐身战机,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而现在,随着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一次次成功测试,两个“王炸”级别的狠角色也浮出了水面。

一个是外形酷似美军E-2“鹰眼”的“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给航母装上了一双“千里眼”。

以前我们用预警直升机,探测距离有限,就像是站在山头拿望远镜看,视野总归窄了点。

而“空警-600”一上天,直接把预警圈往外推了几百公里,敌人的飞机、导弹刚一冒头,这边就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为整个舰队争取到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它就是整个航母编队的“空中大脑”。

另一个,就是传闻已久的“歼-35”隐身舰载机。

如果说“空警-600”是负责发现敌人的“眼睛”,那“歼-35”就是那把藏在暗处、随时准备出鞘的“毒刃”。

它和歼-15形成了高低搭配,一个负责隐身突防、踹门拔点,一个负责制空争夺、火力输出。

当“千里眼”锁定了目标,“隐形刺客”就能悄无声息地摸过去,完成致命一击。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和世界顶尖航母战斗群掰手腕的实力。

当然,海面上的威风八面,离不开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

现代海战,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

一艘悄无声息的核潜艇,足以让整个航母编队如芒在背。

而我们的093B型攻击核潜艇,就是扮演着这样一个“沉默杀手”的角色。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泵推静音”技术,简单说,就是把传统螺旋桨换成了一个更安静的推进系统,噪音水平据说直接降低了50%。

在深海中,噪音就是生命线,更低的噪音意味着更难被发现,也意味着它能更从容地潜伏在航道上,等待猎物进入伏击圈。

它既是保护航母的“贴身保镖”,也是随时能对敌方高价值目标发起突袭的“水下幽灵”。

如果说核潜艇代表了当下的威慑力,那么一种全新的、更具颠覆性的力量也正在加速成型,那就是无人作战系统。

你可能听说过无人机,但你见过“无人航母”吗?

“珠海云”号这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干的就是这个活儿。

它能像蜂巢一样,同时释放和回收大量的无人机、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让它们像狼群一样协同作战。

想象一下,在大舰队决战之前,先派出一群不知疲倦、不畏牺牲的无人“小弟”去趟雷、去侦察、去消耗对方的弹药,这是不是一种降维打击?

这种智能化、集群化的作战理念,正在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当然,一支强大的海军,绝不可能只有航母这一张牌。

就在东海舰队的官兵们眼巴巴地看着北海和南海舰队喜提一艘又一艘055万吨大驱时,舷号109的“东莞舰”终于驶入了他们的驻地。

这艘巨舰的到来,不仅让东海舰队彻底告别了“三无”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和已经列装的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形成了完美的搭档。

这075型两栖攻击舰,被军迷们亲切地称为“小平顶”,它就像一座“移动的陆地”,肚子里能装下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登陆部队,甲板上还能起降数十架直升机。

它赋予了海军强大的立体登陆和兵力投送能力。

而055大驱,则为这支两栖打击群撑起了一把巨大的“防空保护伞”。

它那换装了氮化镓组件的“海之星”雷达,据说对F-35这类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加了30%,再加上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的恐怖火力,足以让任何来犯之敌都得掂量掂量。

当“小平顶”负责投送力量,“万吨大驱”负责保驾护航,这套组合拳的威力,可就不是1+1=2那么简单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支能走向全球的军队,背后必须有一个全球性的后勤保障网络。

我们的海军能跑到亚丁湾护航,能去太平洋深处演训,靠的不仅仅是舰艇本身的性能,更是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加油站”。

2017年启用的吉布提保障基地,就是我们在印度洋上的第一个战略支点。

它让我们的护航编队有了一个可以休整、补给、维修的“家”,意义非凡。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柬埔寨正在升级的云壤海军基地,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一张支撑我们走向远洋的保障网正在悄然铺开。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这些遍布关键水道的战略支点,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印太地区的力量格局。

它们就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楔入了传统的海洋霸权版图之中,为中国海军的全球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撑。

从东海到南海,从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从看得见的航母、大驱,到看不见的核潜艇、无人军团,再到遍布全球的后勤支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装备更新,而是一场关乎整个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刻变革。

这盘棋,早已不是原来的下法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