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7 13:35点击次数:71
真实案例敲警钟:
某省一家企业的员工们在捆绑活蟹时,手指不慎被蟹钳刺伤或被棉绳划伤。几周后,多人手上陆续出现紫红色结节,久不愈合。经医院诊断,他们感染了一种名为“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的真菌。令人意外的是,感染源并非螃蟹本身,而是捆绑螃蟹的棉绳!这些棉绳未经规范消毒,被环境中的真菌污染,通过员工手上的微小伤口入侵皮肤,引发了这次聚集性感染。
什么是孢子丝菌病?
这是一种由孢子丝菌引起的皮下真菌感染。这种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腐烂植物和有机质中。在中国,它是最常见的皮肤深部真菌病之一。感染通常始于皮肤的小破损处,形成无痛性结节、脓肿或溃疡,并可能沿淋巴管扩散(形成串珠状皮损)。
高危场景与预防要点:别让真菌“趁虚而入”
以下活动容易接触环境中的真菌,务必加强防护:
处理水产/园艺/农林活动时:
强制戴手套! 这是最关键的防线!选择结实、防穿刺的橡胶或厚实丁腈手套(特别是处理螃蟹、鱼虾、贝类或带刺植物)。
及时处理伤口: 如有任何划伤、刺伤,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带伤操作。
警惕“污染媒介”: 案例中的棉绳就是媒介。确保工作中使用的绳索、麻袋、工具、木板等物品清洁干燥。尽量使用来源可靠、经过规范消毒(如高温高压)的用品。
日常户外活动:
进行园艺、土壤挖掘、接触朽木腐叶时,也建议佩戴手套。
皮肤有伤口时,避免直接接触土壤和腐败有机物。
活动后及时清洁双手。
环境与物品管理:
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可能接触的有机物(如麻绳、草绳、木屑、肥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定期清理或更换。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感染了怎么办?及早就医是关键!
识别症状: 如果在皮肤受伤(尤其接触土壤、植物、水产、有机物后)的部位,出现持续存在的红色结节、丘疹、溃疡,或皮损沿手臂呈串珠状排列,且进展缓慢,务必警惕真菌感染可能。
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挤破或乱涂药膏! 立即前往皮肤科就诊。向医生详细说明受伤经过和接触史。
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真菌镜检、培养甚至病理检查(如案例中的PAS染色)来确诊。
规范治疗: 孢子丝菌病通常对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反应良好,但需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治疗(案例中患者治疗3个月康复)。
专家提醒
孢子丝菌感染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细菌感染、结核或其他皮肤病。清晰的暴露史(如处理水产、园艺受伤)对医生诊断至关重要。
预防远胜于治疗。 一双结实的手套、一个及时的伤口处理,就能有效阻断真菌入侵的路径。从事相关职业或爱好的人群,务必提高防护意识。
小伤口,莫轻视;戴手套,保平安。 提高警惕,做好防护,让这些潜藏在环境中的“隐形刺客”无机可乘!
本文依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JAMA Dermatology) 2025年7月在线发表的研究报告《An Outbreak of Sporotrichosis Associated With Tying Crabs》撰写,旨在传播科学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