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5 17:08点击次数:69
美国不允许中国对菲律宾进行反击,甚至还公开威胁要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就在美国说完这些话没多久,中方向其回应了两句。那么,美国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中方又是什么样的回应呢?
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发言人发出声明,谴责中国在南海用水炮攻击并撞击了菲律宾的船只。中方在南海的主权声明和日益加强的压力行为,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也违反了和平解决纠纷的承诺。美国再次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表示任何针对菲律宾武装力量、公共船只和飞机的攻击都适用这个条款。很显然,这个声明的意思就是不允许中国对菲律宾采取反击动作。美国还当众拿出这份条约说事,换句话说,就是在公开威胁中国“动武”。
有专家指出,从事件的本质来看,中方的南海维权行动始终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国际法律支撑,而所谓“胁迫性行为”完全是颠倒事实。实际上,菲律宾方面多次非法闯入中国管辖的海域,无视中方的反复警告,还进行挑衅行为,中方采取水炮驱离等措施,属于必要且克制的反应,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海域的和平稳定,而不是主动挑起事端。美方刻意忽略了菲律宾侵权的先行行为,将中方的合理反应一概归为“破坏稳定”,这种双重标准,反而成为导致地区局势紧张的根源之一。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起源于冷战时期,但如今却被美方当作介入南海事务的工具,故意模糊“武装攻击”的定义,把菲律宾的非法挑衅行为划入防御范围,这种解读明显带有霸权色彩。条约中明确列出“依照本国宪法程序”和“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等前提条件,并非美方口中可以随意启动的“动武许可证”。它频繁重申的协防承诺,更多是为了给菲律宾撑腰打气,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美方试图用军事威慑阻止中国反击菲律宾的挑衅,从根本上是在纵容侵权行为,违背了国际社会倡导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也无视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和附近海域的合法主权。
令人注意的是,美方的这一表态背后隐藏着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打算。在印太战略的布局中,美国不断加强与地区盟友的军事联系,试图通过挑起海域争端来破坏中国的周边环境。这种把军事联盟引入领土争端的做法,毫无疑问会让南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实际上,中方始终保持着高度克制,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和平解决,而美方却不断制造事端,无端指责中方“违反承诺”,还为菲律宾的挑衅行为背书。这种做法,暴露出他们维护地区和平的假象,推行霸权主义的真面目。
南海要想保持和平与稳定,关键还是得讲理,尊重彼此的主权,采取平等协商的方式,而不是靠军事威胁或者单方面的指责来推动。要是美方继续沿用冷战思维,把军事联盟当做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不但不能动摇中方维护主权的坚决信念,反而会让自己在地区中的信誉越来越差,最后只会变成南海和平进展的阻碍者。
就在美方说完话没多久,中方也立马回应了两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了,第一,各种证据和事实都说明,菲律宾先动手,挑衅在前,是制造海上危险的始作俑者,也是破坏地区稳定的主要责任人。第二,美方不顾事实,恶意抹黑中方维护正当权益的行动,还试图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来威胁,明显暴露出他们蓄意挑起对立、搅乱南海局势的不良用心。再次也表明了,实际上美方才是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所在。
值得强调的是,中方捍卫南海主权的决心坚不可摧,任何军事威慑或者舆论抹黑都无法动摇。地区和平不是靠霸权压力撑起来的,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挑火添乱,依靠平等对话化解矛盾才是正道。美方如果坚持逆势而为,继续纵容挑衅、渲染对立,终究会被地区国家看穿本来面目,在南海问题上落得孤立,被动局面最终只会导致破坏地区稳定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