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2 15:44点击次数:127
#美女#
淮海路GU终章 清仓倒计时8天 快时尚进退中国启示录
序幕:折扣标贴下的告别
工作日下午。上海淮海中路GU旗舰店。红色折扣标贴刺目地晃动。夏装6折。冬装5折。断码卫衣堆在角落。像被遗忘的积木。“8月24日关店。”店员扯了扯工作服。“赔偿谈好了。”她的声音混进广播促销声里。散在空旷店铺中。
一、优衣库的“影子”:GU的十二年悖论
2006年。柳井正二次创业。GU诞生。定位更年轻。更便宜。设计如优衣库“孪生”。价格却低20%。被称作“亲妹妹”品牌。
2013年。GU借优衣库光环登陆上海。首店选址淮海中路。与优衣库旗舰店并肩而立。野心昭然:复制优衣库神话。
但影子终难独立行走。多数门店寄生优衣库。以“店中店”形式存活。从未建立独立门店网络。消费者困惑:“买GU?还是优衣库?”定位模糊的裂缝。在十年间悄然扩大。
二、收缩地图:从14家到2家的生死时速
巅峰在2019年。上海11家店。苏州、广州零星布局。全国门店14家。
如今。地图急剧收缩:
•广州维多利广场店。8月16日关闭。华南首店成历史;
•上海淮海路首店。8月24日谢幕;
•深圳仅存两店。万象天地与壹方城。成为最后的堡垒。
关店潮早有预兆。2025年5月。上海南翔印象城、静安大融城店已率先撤离。50家门店计划?化为泡影。
三、数据暗礁:盈利困局与集团弃子
财报揭开残酷真相:
•前三季度营收2562亿日元。增长4.0%;
•营业利润暴跌10.7%。仅263亿日元;
•第三季度利润再降12.1%。库存不足。营销失效。成本激增。
反观母公司迅销集团。总利润增长12.2%。优衣库日本利润大涨17.8%。GU的颓势。在华丽数据中格外刺眼。
四、中国战局:快时尚的生死考场
GU并非孤例。优衣库中国门店数。从925家缩至917家。大中华区营收下降2.29%。远逊东南亚15.99%增速。
中国市场正用残酷法则洗牌:
•国潮崛起。李宁、安踏分食市场;
•技术革命。智能穿戴冲击基础款;
•性价比内卷。ZARA降价。SHEIN席卷。
快时尚的旧逻辑失效。GU们困在中间地带:不够便宜。不够独特。不够科技。
尾声:深圳实验室与未竟之路
关店不是终点。是战略断腕。
GU将深圳作为新试验场:东门老街1234space店。以“全新形象店”亮相。强调休闲时尚。天猫店继续运营。轻资产探路。
但生存命题依然悬置:
如何摆脱优衣库的影子?
如何让年轻人买单?而非仅因“打折”?
淮海路的卷帘门落下时。这些问题被卷进褶皱。等待熨烫答案。
后记:8月21日。距闭店剩3天。清仓货架已空大半。一位顾客攥着5折外套发呆。“以后去哪买呢?”她问店员。无人应答。只有扫码枪的“嘀”声。在空旷店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