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英媒爆料:法航母在南海追逐中国潜艇,结果碰上中国40艘军舰

发布日期:2025-07-29 20:00点击次数:61

2025年7月,南海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英国《海军新闻》刊发了一篇重磅报道,披露了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在执行“克莱蒙梭-25”任务时,试图在南海追逐中国潜艇,却意外遭遇中国海军40艘舰艇的震撼场面。

尼古拉斯·沃朱尔,法国海军参谋长,是一位从潜艇部队起步的资深将领。生于1965年,他在1980年代加入海军,最初在“红宝石”级核潜艇上服役,积累了丰富的深海作战经验。

进入21世纪,他逐步晋升为海军高层,致力于推动法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沃朱尔尤其看好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相信AI能为海军决策提供革命性助力。2020年出任参谋长后,他主导了“戴高乐”号航母的升级计划,在2024年为航母加装了四套超级计算机系统,用于运行AI算法,优化作战规划和实时决策。

“克莱蒙梭-25”任务是沃朱尔改革理念的集中体现。这次任务旨在通过“戴高乐”号航母的远洋部署,展示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验证AI技术在实战环境中的效果。任务筹备期间,沃朱尔多次主持会议,强调AI系统能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情报,预测敌方潜艇的活动轨迹,为舰队提供精准的拦截策略。

他将这次行动视为法国海军重振雄风的机会,希望借此向盟友证明法国在全球海军舞台上的竞争力。

然而,沃朱尔并未充分考虑中国海军在南海的绝对优势,这为后来的尴尬局面埋下了伏笔。

2025年7月中旬,“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执行“克莱蒙梭-25”任务。舰队由“戴高乐”号领衔,配备“阵风”舰载机和多艘护卫舰、补给舰,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航母上的AI系统是此次行动的核心,基于此前演习数据和公开情报,分析出数百个可能遭遇中国潜艇的区域。系统通过复杂的算法,生成了一套穿越吕宋海峡的策略,建议舰队调整航线,部署反潜直升机和护卫舰,随时准备拦截潜艇。

法国舰队的计划颇具野心。AI系统预测了中国潜艇可能的活动区域,并为反潜机和护卫舰分配了具体任务。沃朱尔希望通过精准的战术部署,展示法国海军的技术实力。

然而,计划刚一实施,现实便给了法国舰队当头一棒。进入吕宋海峡后,雷达探测到一艘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出现在前方,随后更多舰艇信号陆续出现在屏幕上。短短几天内,法国舰队在南海区域内累计遭遇40艘中国海军舰艇,包括054A型护卫舰、052D型驱逐舰,甚至还有山东号航母的护航编队。

中国海军的回应迅猛而有序。这些舰艇并未采取挑衅动作,而是以松散的阵型分布在法国舰队周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054A型护卫舰以其灵活性和先进的雷达系统,始终保持在法国舰队的视野范围内。052D型驱逐舰的导弹发射架清晰可见,山东号航母虽未直接靠近,但其存在感足以震慑整个海域。中国海军还出动了直-9反潜直升机,在法国舰队上空低空巡航,进一步强化了监控力度。

法国舰队在这一局面下显得进退维谷。AI系统虽提供了多种应对方案,但面对如此规模的舰队部署,任何激进动作都可能引发误判。

沃朱尔下令舰队保持低速航行,避免使用主动雷达信号,以免被解读为敌意行为。整个穿越过程中,法国舰队被中国海军严密监视,每一次航向调整都被精准捕捉。英国《海军新闻》援引沃朱尔的采访称,法国舰队“已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战斗准备,但实际上,面对中国海军的压倒性优势,法国舰队选择了低调行事。

这一事件暴露了法国海军的技术局限。沃朱尔寄予厚望的AI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相比之下,中国海军在AI技术上的应用早已成熟,不仅用于舰艇指挥和装备维护,还融入到南海的常态化巡航中。

中国超算技术在全球Top500榜单中的领先地位,也为海军的智能化作战提供了坚实支撑。法国舰队的行动虽未引发冲突,却在无形中成为中国海军实力的一次展示。

英国《海军新闻》的报道在国际军事圈引发热议。文章指出,法国舰队原本意在“追逐猎物”,却被中国海军的庞大阵容震慑,沦为“被围观”的对象。

报道援引沃朱尔的话,称他承认中国海军的舰队规模和反应速度远超预期,但他仍强调AI试验的战略价值。法国国内媒体对此反应强烈,巴黎的报纸批评沃朱尔高估了技术,低估了中国在南海的主场优势。

40艘舰艇的部署,覆盖南海近一半海域,展现了中国对这一区域的掌控力。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在南海的常态化巡航已形成完整体系,歼-20战机的巡逻和055型驱逐舰的部署,让任何外来舰队都难以轻举妄动。

相比之下,“戴高乐”号的“阵风”舰载机虽性能不俗,但在歼-20的五代机面前难有竞争力。中国海军的行动不仅震慑了法国舰队,也向其他国家传递了明确信号:南海的主导权不容挑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