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基辅陷入僵局,北欧八国不放手?外媒:再度加码军援乌克兰硬拼俄罗斯

发布日期:2025-11-24 17:55点击次数:200

基辅陷入僵局,北欧八国不放手?外媒:再度加码军援乌克兰硬拼俄罗斯

乌克兰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基辅那边眼下就是进退两难。内部反腐直接冲到高层门口,连带着泽连斯基身边人也给拉出来查一遍,这种动静看着就不像什么小打小闹。熟悉的人都明白,这不是单纯想清理门户,更像是家里吵翻了天,有些矛盾已经藏不住。

表面团结早破功了,各路利益算计互相掣肘。有钱的没安全感,有权的怕丢位置。这场仗拖得越久,花的钱越多,谁还真能保证没人伸手?如今把这些事摊开说,也只能说明一个字——急。

更让人头疼的是,以前一直罩着乌克兰的西方国家,现在脸色也变了味儿。北溪管道被炸案突然扯上了乌克兰前武装部队司令,一堆细节往外冒,再没有以前帮忙遮羞布那股劲儿。西方媒体盯紧这条线索,不光是追新闻,更像是在敲打基辅,你们别太自信。

这种气氛下,对比当初全力支持时的大张旗鼓,现在多少有点冷淡意味在里面。钱砸进去不少,但效果又不能服众,还三天两头出点幺蛾子,说句心里话,他们肯定憋屈。

经济问题也是摆在台面上的老大难。不用赘述,从前靠着给俄气当“中转站”,每年能捞个十亿美金左右,如今2024年底协议一完蛋,人家俄罗斯二话不说,把输气量降成零。一刀切下来,就是实打实少赚了一大笔。

现在指望帮美国倒腾LNG混口饭吃,那收益和之前根本没法比。这么大的国家,上上下下要养活那么多人,没有现金流撑腰,看谁还能笑得出来?

就在这个档口,让人意外的是北欧八国不仅没收手,还宣布追加五亿美元军事援助。他们名单排起来还是那几位: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冰岛、拉脱维亚、挪威、瑞典和立陶宛,加上以往送出的,总额已经干到28亿美元。而据公开渠道统计,包括波罗的海的小伙伴们一起凑份子,全套援助超过260亿欧元,其中可不是光送钱,还有装备、人道物资啥都有。

最奇怪的一幕出现,美国这个“亲爹”自己开始犹豫,要改玩法,不再直接送钱,而是让盟友先交钱汇总后由他分发出去。这操作怎么看怎么像甩锅。但北欧这几个非但没有跟风撤退,反而死磕到底,这种劲头背后有什么算盘其实挺明显,他们觉得离俄罗斯近,自然危机感爆棚。

他们担心如果战场倒向莫斯科,本土安全环境就麻烦,所以拼命想借别人之手牵制对方。本质就是“不惜代价保平安”。顺便提一句,一旦乱局持续下去,他们还能刷存在感,在北约和欧盟体系里多抢点发言权;能源出口国比如挪威甚至趁火打劫,多卖天然气挣上一笔红利,两头占便宜何乐而不为?

这轮军援内容很直观,全都是防空弹药训练等硬通货,不玩虚的,就是为了让乌克兰继续顶住压力跟俄罗斯杠到底。“你只要不停,我就不断供”,逻辑简单粗暴,但目的明确极了——绝不给莫斯科轻易松口机会。

不过欧洲整体却因俄乌冲突付出了沉重代价,“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教训显现无遗。从原来依赖俄天然气,到主动断掉这一块供应,只能高价买LNG救急。今年1月2号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至51欧/兆瓦时,是一年多来的新高,而且正赶上冬季需求猛增,用得快库存见底,比2018年以来任何时候消耗速度都快。据数据,今年库容率从86%掉到了70%,肉眼可见地缩水得厉害。

普通家庭首当其冲,比如意大利限制性电价环比涨幅达到18.2%。摩尔多瓦干脆进入能源紧急状态,被迫切断部分区域热水供暖,下狠招要求大家省下一大截能源消耗。有些东欧国家如斯洛伐克,以前高度依赖俄管道,现在失去了来源,只好忍受价格疯涨;匈牙利虽通过“土耳其溪”勉强拿到一些,但杯水车薪,到处找补充线路;奥地利监管部门已预判短期内还会继续上涨3-10欧元,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只能认栽埋单买单。

嘴上喊独立于俄罗斯,其实骨子里的依赖并未真正割舍。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间整个EU进口自俄罗斯LNG数量达1650万吨,占海运燃料进口20%。法国居然买到去年同期两倍之多,一跃成为最大客户。这尴尬程度不用细说,为啥?因为美国贵且远,人家邻居家的资源既便宜又近,道理朴素得很现实。所以政策分析师才吐槽:“替代方案不是量不足,就是贵。”生活成本抬升,公司竞争力下降,每个人钱包都瘦了一圈,大公司也哀叹利润越来越薄弱,经不起这么折腾几年下来真不知道还有几家撑得住?

归根结底,目前北欧八国坚持押注军援,其实等于是把整个欧洲拴在同一辆战车上。他们赌自己的未来,却绑架所有人的经济神经。如果战争拖长一天,欧洲社会承压一天,各类怨声载道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不止一次有专家警告,高企能源费用迟早引起民生骚动,到时候恐怕没人敢拍胸脯保证不会出乱子。不过现在来看,该咋走还是咋走,该花的钱照样烧,该冒险的不见回头路迹象。“豪赌”两个字贴在所有参与者脑门儿,就差写明下注结果无人知晓罢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