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炸锅!Tims环保优惠卷到8元,消费者:钱包地球双赢

发布日期:2025-11-22 04:22点击次数:73

当咖啡行业还在用1-5元的“环保小红包”打发消费者时,Tims突然甩出一把8元的“砍刀”。10月16日上线的“自带杯减8元”活动,直接把行业优惠力度的天花板劈碎——比Manner的5元多3块,比星巴克的积分抵扣实在10倍。消费者疯了:6块钱的抹茶拿铁、省下一顿早餐钱的晒单刷爆小红书;同行懵了:这哪是环保活动,分明是价格战的“阳谋”。Tims这步棋,下得又狠又准:用真金白银把“环保”从品牌的道德口号,变成了消费者能攥在手里的“省钱钥匙”。

一、环保营销的“皇帝新衣”:1-5元的优惠,连“麻烦税”都覆盖不了

咖啡行业喊了十年“环保”,却始终没搞懂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从2020年限塑令落地开始,星巴克推过“自带杯减4元”,Manner坚持“自带杯减5元”,M Stand玩过“积分兑换抵扣”。但这些活动更像品牌的“形象工程”——1-5元的优惠力度,根本覆盖不了消费者“自带杯子的麻烦成本”:洗杯子的时间、出门忘带的懊恼、门店不支持的尴尬……结果就是,多数人宁愿多花几块钱买方便,环保活动成了“少数人的自嗨”。

小红书上有个扎心的提问:“为了3块钱带杯子,值得吗?”高赞回答戳破真相:“除非减到我心疼的程度。”Tims显然听懂了这句话——直接把优惠力度拉到8元,相当于一杯15元美式瞬间变7元,20元拿铁变12元,这个价差足以让消费者愿意“麻烦”:洗杯子?值!出门检查三遍?值!专门绕路去Tims?值!

二、8元的“魔法”:不只是优惠,是“占便宜”的仪式感

为什么偏偏是8元?这不是拍脑袋的数字,而是精准击中人性的“心理阈值”。

行为经济学里有个“即时奖励效应”:人们对“马上能拿到的好处”更敏感。过去品牌说“为环保贡献一份力”,太虚;Tims说“减8元,现在就到账”,太实。更妙的是,8元刚好卡在“划算到想炫耀”的节点——6块钱的抹茶拿铁、10块钱的厚乳拿铁,这种“捡漏价”天生带传播属性。小红书上“实测Tims自带杯减8元”的笔记,点赞量比常规咖啡测评高3倍,评论区全是“求问坐标”“明天就带杯子”的焦虑式追问。

这本质上是把“环保”包装成了“占便宜的仪式”:消费者既能晒单炫耀“我用6块钱喝到了咖啡”(满足虚荣心),又能顺带说“还为地球做了贡献”(获得道德优越感)。双重满足下,谁能拒绝?

三、Tims的“阳谋”:用8元买用户,用习惯赚长期

别被“环保”的外衣骗了,Tims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Tims目前全国在营门店约887家,这次活动覆盖了500多家,占比超六成。50个城市同步上线,不是小范围测试,是全国性的“用户争夺战”。为什么敢这么砸钱?因为Tims算过一笔账:

短期看,单店日均假设100人自带杯,每天补贴800元,一个月2.4万。但长期收益更可观:

降低成本:一个纸杯+盖子的成本约1.5元,若100人自带杯,每天省150元,一个月省4500元,相当于补贴的1/5能通过包装成本赚回来;

锁定用户:为了8元优惠,消费者可能从瑞幸、库迪转向Tims,形成复购习惯;

免费流量:用户自发晒单带来的小红书、抖音传播,比投广告便宜10倍。

更聪明的是“会员折上折”规则——会员价基础上再减8元。比如一杯会员价16元的生椰拿铁,自带杯后只要8元,这是在逼着用户开会员、绑私域。数据不会说谎:活动上线两周,Tims会员注册量环比涨了40%,私域社群活跃度提升2倍。

四、行业要变天:当环保营销进入“真金白银”时代

Tims这一刀,可能会逼疯整个咖啡行业。

现在同行面临两难:跟进吧,8元补贴对利润压力太大;不跟进吧,用户会被Tims抢走。但消费者的胃口一旦被养大,就回不去了——当他们习惯“自带杯就能减8元”,再看到别家的3元优惠,只会觉得“抠门”。

或许未来咖啡行业的环保营销,会进入“真金白银”阶段:不是比谁的口号喊得响,而是比谁的优惠给得足。这对消费者是好事:更少的钱喝更好的咖啡;对地球也是好事:更少的纸杯垃圾。

最后说句大实话:与其谈“环保理想”,不如学Tims谈“钱”。毕竟,让消费者觉得“占便宜”,比让他们觉得“高尚”,靠谱多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