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6 17:56点击次数:189
【军事国际内容爆文重塑师 v3.0】已激活。粘贴素材,等待引爆。
说白了,战争这玩意儿,很多时候跟公司里抢项目一模一样。有的人是PPT战神,计划书写得天花乱坠,一落地就抓瞎;有的人是闷声发大财的主,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一刀捅你腰子上,项目、奖金、还有老板的小红花,全归他了。
1942年初的长沙,就上演了这么一出教科书级别的职场大戏。主角一方,是日军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一个典型的“KPI压力型”领导,急着要在总部面前露脸,证明自己不是草包。另一方,是中国第九战区司令薛岳,一个把湖南这片地盘盘得比自家后院还熟的“老狐狸”。
这场戏的背景,魔幻得不行。1941年底,日本在太平洋捅了马蜂窝,打了珍珠港,顺手还要在香港搞事情。东京总部给阿南惟几下了个命令,大概意思就是:“阿南君,你在长沙那边随便搞点动静,帮香港那边的兄弟们分担点压力,懂?”
这命令,就跟大老板对区域经理说“今年市场不好,但你部门的业绩必须翻倍,具体怎么做我不管”一样,充满了不负责任的甩锅气息。阿南惟几这哥们儿,前两次打长沙都吃瘪了,脸上挂不住,正憋着一口气想找回场子。总部的命令,对他来说不是压力,是机会。他立刻把这个“牵制性进攻”的KPI,自我加码成了“必须拿下长沙,一雪前耻”的军令状。
他手下的参谋们都快哭了,纷纷劝谏:“老板,咱们的补给线拉得跟面条一样长,长沙那地方冬天又湿又冷,薛岳那老小子狡猾得很,这事儿风险太大了!”
阿南惟几眼睛一瞪:“你们懂个屁!我得到的情报,第九战区的精锐都被抽走了,现在就是个空壳子!这是天赐良机!干就完了!”
你看,一个刚愎自用的领导,最喜欢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当成客观事实。他选择性地相信了自己想听的情报,然后就开始画大饼,带着手下第3、第6、第40师团这帮所谓的“王牌销售团队”,浩浩荡荡十二万人就冲了出去。
对面的薛岳在干嘛?他在磨刀。薛岳这人,打仗的风格极其接地气,总结起来就八个字:“你来我就跑,你追我就绕”。他搞了个战术,名字很玄乎,叫“天炉战法”,但本质上,就是菜市场大妈的砍价逻辑。
啥叫天炉战法?你把长沙想象成一个超级大卖场,薛岳是老板。阿南惟几带着十二万顾客气势汹汹地冲进来说要“清仓”。薛岳不慌不忙,先让外围的“保安”(第20军、58军)象征性地拦一下,然后就让他们边打边退,把顾客往卖场最深处、折扣最大的“核心柜台”——长沙城引。
等阿南惟几的部队冲得兴高采烈,以为马上就要抄底成功的时候,薛岳就把卖场所有的门——从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全部锁死。之前后退的“保安”和埋伏在各个角落的“店员”(第4军、26军、73军等等),一起涌出来,关门打狗。你的补给?你的后援?不好意思,全堵在门外了。这就是要把你活活“烤”死在炉子里。
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环,是核心柜台必须能扛。谁来扛?薛岳把宝押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门——李玉堂的第十军,尤其是里面的预备第十师。
这个预备第十师,说难听点,就是个“二线支持部门”。1939年才成立,装备一般,兵员也不算最精锐,在当时的国军序列里,属于扔人堆里都找不到的那种。师长方先觉,也是个当时没啥名气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个不被看好的二线部门,成了决定整个项目成败的定海神针。
12月31号,日军的“王牌销售”们终于杀到了长沙城下。飞机轰,大炮炸,那架势,仿佛下一秒就要把城给你平了。预10师的阵地,特别是南郊那一块,瞬间就成了血肉磨坊。第29团的阵地几度被突破,又被硬生生夺回来。扛不住了,就退到二线阵地,让葛先才的第28团顶上。
打仗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装备差,而是士气崩了。日军第3师团,号称“老牌劲旅”,结果一头撞在预10师这块铁板上,牙都快磕碎了。他们想不通,这帮穿着破烂棉衣、拿着“汉阳造”的中国兵,怎么就跟疯了一样,打死不退?
更骚的操作来了。1月2号,预10师逮着个机会,一个反冲锋,居然端了日军第3师团一个大队指挥所,把大队长加藤素一给报销了。关键是,他们还缴获了一份绝密文件。
这份文件上写着啥?翻译过来就是公司机密邮件:“各位销售请注意,由于后勤部门的失误,我们的弹药(经费)已经严重不足,请各位省着点用。”
卧槽!!
这份情报送到薛岳手里,老狐狸差点笑出声。他一直在等一个信号,一个确认阿南惟几这条大鱼已经彻底上钩、并且精疲力竭的信号。现在,信号来了。他立刻下令:所有“店员”和“保安”,全部收网!
城里的预10师还在死扛,伤亡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但他们用命给外围的兄弟部队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城外的日军,尤其是阿南惟几,还沉浸在“马上就要攻进市区”的幻想里。他就像那个在赌场里输红了眼的赌徒,明明底裤都快没了,还想着下一把就能翻盘。
1.月4号晚上,他终于顶不住压力,下令撤退。
但现在想走?晚了!
回家的路,已经变成了黄泉路。从株洲北上的、从浏阳河追的、在汨罗江堵的、从东边截的、从西边夹的……几十万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追着日军的屁股打。日军最引以为傲的机械化部队,在湖南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被老百姓挖的坑、埋的地雷搞得寸步难行,成了铁棺材。
影珠山,一个叫山崎茂的上尉带着三百多人的精锐小队,被发现后直接被包了饺子,全军覆没。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负伤,第6师团被打得丢盔弃甲,第40师团一个联队被打到只剩50个人。
整个撤退过程,对日军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他们本来想夜里行军躲避追击,结果在不熟的地形里到处迷路,经常一头扎进中国军队的伏击圈。
等到1月16号,这帮“王牌销售”好不容易逃回新墙河对岸的“公司总部”时,清点了一下人数,魂都吓飞了。出去的时候十二万人,回来的还剩多少?有说法是连伤员带病员,减员超过65%,至少被打死打伤了几万人。日军自己报的阵亡一千多,伤四千多,那数据,狗看了都摇头,典型的“项目搞砸了,PPT还得往好里写”。
这仗打完,整个第九战区都沸腾了。重庆的统帅部直接发来嘉奖令。最爽的是谁?是那个一直被当成“二线支持部门”的预备第十师。
奇葩的奖励来了:师长方先觉,直接提拔为第十军军长,坐上了原来老板李玉堂的位置(李玉堂也升了)。副师长孙明瑾,接任师长。团长葛先才,升任副师长。下面的几个团长,张越群等人,全部官升一级。
你见过哪个公司,一个项目搞成了,整个项目组从经理到小组长,全部原地晋升一个级别的?没有吧?预10师就享受了这个待遇。这已经不是奖励了,这是神话。一个杂牌师,硬是靠着一场硬仗,打出了王牌主力师的待遇。
这场胜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战役。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整个亚洲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罗斯福都专门发来贺电,英国媒体惊呼“长沙的光芒,照亮了黑暗”。中国的国际地位,瞬间就上去了。
说到底,长沙的这出大戏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在任何博弈里,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你手里的牌有多好,而是你对牌桌的理解有多深。
阿南惟几手里拽着“王牌师团”这种炸弹,却在一个自己完全不熟的牌桌上,被一个看似只有一手烂牌的薛岳,用最土的战术,玩得倾家荡产。而那个被所有人瞧不起的预备第十师,用自己的血和命证明了,所谓的“二线部门”,只是没放在对的位置上。一旦给他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能把天都给你捅个窟窿。
历史,有时候比小说还爽。真的。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