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特朗普宣布限制波音出口,抬高关税,稀土管控与特别港务费反击同步启动,局势陷入紧张对峙!

发布日期:2025-10-25 13:09点击次数:55

2025年10月10日,华盛顿。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说要限制向中国出口波音飞机部件,还放话要从11月1日起,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再加征一笔百分之百的关税。前一天,北京有两条新动向:10月9日,商务部发布两份关于稀土全链条技术管控的公告;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宣布对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收“特别港务费”。三条信息连在一起,指向同一件事:双方在加码,掰手腕进入硬碰硬。

先看特朗普这边的举动。他把波音拎出来当筹码,意思很直白:你卡住稀土,我就掐你的民航维修补给。然后再用加税扩大压力面,覆盖所有商品。这种打法看上去简单粗暴,声音大,见效快。可问题也明摆着,因为这个,他把自家头部企业放到了风口上,结果可能是自损一块。

再看中方的两份公告。商务部把稀土从开采、分离,到磁材、设备、软件,成套纳入技术出口、转移的管控清单。接着就是交通运输部的“特别港务费”,从10月14日开始,对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按航次、净吨位收取,首年每净吨400元,计划逐年递增,到2028年涨到1120元。两步连招,一个是管技术,一个是提成本,针对性很强。

为什么稀土是要害?因为这个东西用在电机、永磁体、激光器、雷达、夜视、导航,军民两端都离不开。原矿不值钱,关键在分离纯化和磁材制造,良率、纯度、批次稳定性要求很高。中国这块深耕很多年,分离和磁材的产能、人才、配套企业都在国内,且链条完整,所以掌握了定价和交付节奏。

美国的短板也不新鲜。国防部和国会多份报告这些年反复提醒,关键稀土氧化物、金属、磁材对外依赖高,替代源有限,恢复本土产线要时间和补贴。军工的认证周期很长,工艺一变就要重测,一旦卡在材料和工艺节点上,绕不过去,换料不等于换个螺丝那么容易。

再说波音。波音对中国的依赖不只是买飞机的订单,还有零部件供应、维修大修、飞行员培训、航材周转,以及中国是波音在亚洲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特朗普如果真掐部件出口,短期会卡住中国航司的部分维修节奏,但同样会让波音的交付、备件销售、售后收入受挫。结果很可能是客户加速找空客,或者加快国产替代和第三方维修。

10月10日强硬表态之后,10月11日特朗普又签了紧急命令,要求国防部长在15日之前发放军饷,政府停摆的阴影就在头顶。他动用了战备资金,先把军队这条线稳住。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外面要强硬,里面要稳住,该花的钱先花上,选前别出纰漏。这种取舍,更多在看当下而不是几年后的产业回报。

金融市场的波动、企业的成本压力、农业州对出口的担忧,又都在回流到白宫。因为这个,特朗普的动作越大,游说的声音就越多。结果是政策来得快,变得也快,企业难以做长期决策,同样也就更谨慎。再说盟友看在眼里,配合度也会受影响。

中国这边的走法,是把棋下长。先是十多年把稀土全链条做齐,法律框架、环保标准、配额管理一起推;然后在高端磁材、装备国产化上持续投;还有民航这块,从机体到航电、发动机、材料一点点往前赶。这样的路径不花哨,但节奏稳定,遇到外部冲击时,手里就有可用的工具。

美国这边的走法,更像是短期施压。高关税、实体清单、行政令,动作一连串,目标是迅速抬价、压缩对方利润空间。可同样的,副作用也跟着来:企业转单、绕道、囤货,供应链为了规避不确定性加价、降配,消费者买单,时间一长,反弹情绪就上来。

回到关税。如果11月1日真的把百分之百的额外关税落下去,链条上的应对大致有三种:企业找东南亚绕道,海关加严原产地审查;上游涨价下游转嫁,终端价格抬升;有的干脆推迟投资,观望更久。争端解决、豁免申请、临时许可的窗口也会多起来,双方在细节上继续较劲。

稀土技术管控和港务费的新规落地后,美方大概率会去拉供给朋友,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都会被拜访;企业端会增库存、签长单,锁定关键部件。中方这边,会通过配额、白名单、审查周期来微调节奏,也会加快替代进口,提升本土定价权。同样重要的是,口径会尽量保持稳定,给市场留出预期。

这轮掰手腕的关键,不在于谁话说得更硬,而在于谁能把自己的供应链护住,把对方的软肋摸清。中方找到了材料和技术这个关口,美方选择用波音和关税放大压力。两边都在试探对方能承受的上限,试探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内部成本和外部反应的变化。

接着欧洲会怎么表态。空客可能会迎来更多咨询,港航公司会重新核算挂旗和航线。还有日韩企业,它们在磁材、设备上和中国合作紧密,也在美国市场占比不小,它们的选择会影响节奏。东南亚的转口、配套和报关服务,会因为这几条新规更忙。

最后说一件具体的事。10月14日一早,天津港的海风有点紧,吊机把装着特种合金和航材的集装箱一箱箱落下,海关窗口贴出了新的申报条款,报关员夹着厚厚的单据小跑着补材料,旁边一位美国船代频繁拨号,重新核算“特别港务费”的账。下一步,双方各自会把哪一张牌先打出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