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03:07点击次数:151
前言:激光武器在全球军备技术中算是高端水平的装备,伴随着现代飞行器技术的飞速进步,无人机在战场上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给军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无人机的最佳利器无疑是激光武器,而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也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实战的转变。美国的激光武器技术同样发展得相当迅猛,一系列前期科研型号也取得了不少丰厚的成果。
一:无人机带来的威胁
俄乌冲突一打响,无人机就成了战场上的一个大问题,双方也算不上什么无人机技术强国,装备体系能用的也没多完美,基本上都用低空、慢速、小型、便宜的民用无人机。这些多旋翼的小飞机尺寸大概438x451x301毫米左右,装了摄像头和图像传输装置,还带自主航路规划和自动返航,起初主要用来航拍、直播体育比赛、演唱会和各种庆典什么的。因为价格便宜,买起来方便,图像传输又稳又清晰,没多久就被用在战场上,士兵们在安全的地方操控着无人机飞到前线,悄悄飞到对手几百米高空做侦察,理论上控制距离能到五千米,速度超过一百公里每小时。在那些30到50米左右的高度飞行时,螺旋桨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反而很难用机枪或者步枪打中它们。没过多久,这些无人机就被绑上了炸弹,变成了攻击工具。
为了应对乌克兰的无人机威胁,俄军推陈出新,改装或者研发出多种反无人机装备。主要依靠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以及“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以应付乌军的微型无人机。“铠甲”s1和“道尔”野战防空系统都取得过击落TB-2“旗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战绩。可惜的是,无人机成本低到可以随手扔,甚至很多都是航模改装的,批量生产、快速装备成了常态,实战中大多采用集群攻击。而这对只有12发备用弹药的防空系统来说,算是个大麻烦。“石勒喀河”上的四联装23毫米高射炮,射速高达3400发每分钟,拦截速度在100到200公里每小时的无人机不在话下,可对于雷达反射面积很小的小型无人机来说就难了。因为“石勒喀河”那套60年代研制的雷达,为了减少虚警,只能识别大体型高速目标,面对微小、慢速的无人机,根本无法实现跟踪和锁定。
这些无人机起飞门槛低得很,小范围又突然升空,飞得还挺低,能靠地面建筑、树木啥的遮挡接近目标,使得传统的防空武器表现不佳,甚至被无人机团团围攻、击伤或摧毁。俄军用过电磁干扰枪把乌军的四轴无人机击落,这些无人机主要依赖GPS导航,用电磁干扰枪干扰GPS就能让它们失控。而且,它们还借助民用的WiFi、电信基站共用的1.2G赫兹、2.4G赫兹和5.8G赫兹频段传输数据,没有干扰的话,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千米,可一旦干扰,飞出几百米信号就容易失。这么点干扰能力,波束宽、干扰强度有限、功率调节受限,还带来一定伤害,没法在战场上完全压制,特别是那种能全方位、多角度饱和攻击,又自主掌控、具备智能判断的“蜂群”无人机,目前的无线电干扰手段根本招架不住。
大型防空导弹所配备的相控阵雷达,基本无法在中近距离识别超低空飞行的目标,预警机也难以在地面反射的杂波遮挡下发现小型无人机。先进的中近距离探测雷达警戒范围也就不到60公里,要应对时速120千米的无人机,也就仅仅能提前20分钟左右,根本不够时间做出反应。而且,用大型防空导弹去对付那些价格只有几千到几万美元的无人机,经济上明显不划算,即便是单兵便携的防空导弹,售价也都得超过10万美元,用来打低价无人机,成本实在太高了。而且,单兵防空导弹主要是用来锁定大型飞机的,难以捕捉无人机的红外特征,可能得用至少两三发才能击中一架无人机,这样的效率简直惨不忍睹。用舰载或车载的近防炮来对付无人机,性价比倒是高点儿,可炮弹的消耗效率很低,打几次下来,得大量时间补弹。此外,近防炮要在目标附近发射大量小口径弹药,制造“伤害区”,以摧毁穿越的无人机,但没中目标的弹药,可能会对人口稠密的城市带来巨大的次生伤害。
作为最早开始研发的项目之一,美国陆军的激光武器,早在之前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旨在借助激光技术来提升作战能力。
关于应对“蜂群”袭来的低慢小无人机,当前的反制办法大多偏向激光打击。美国最早开始试验激光武器,最接近实用应用的应该是机载激光系统,但由于氧-碘激光器的体积和重量限制,它的输出功率一直不理想。经过近20年的努力,耗资超过50亿美元,这项计划最终还是被叫停了。激光武器的能量大小跟它的体积和重量密不可分,功率越大,设备就越“龟”大“龟”重。能装到飞机、坦克这样的机动平台上的高功率激光装备,所以就特别难——体积、重量和能量,这三大“瓶颈”必须同步突破。而在舰船上的激光武器,倒是相对容易一些。美国首先使用的是舰载激光近防系统,由6台体积庞大的工业光纤激光器组成,总重达数吨,输出能量在10千瓦到30千瓦之间,可以击毁半径1海里的快艇和无人机。但是,美国海军希望能拥有100千瓦甚至200千瓦以上的激光系统,那得需要300千瓦的电力供应,连伯克级驱逐舰都难以搞定。
美国陆军希望用轻型战术车辆携带专门对付无人机的激光武器,重量大概在500到1000千克左右,比海上的激光武器轻了足足十分之一,还得打得了导弹和炮弹,输出功率必须至少30千瓦。为了打破功率的限制,海军的研究机构和雷神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利用平面波导技术提升半导体激光器发射能力的“GBAD”地面防空激光系统。国防部的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还带头研发了“神剑”激光武器,用相控阵激光雷达技术增强功率。这个战术系统把JLTV轻型车改装成了专用平台,车内装了一个长一米左右的矩形设备箱,里头放着激光的核心设备。车顶配置了最大能发射25到30千瓦激光的发射装置,几秒到十几秒就能把目标摧毁。这套系统可以广泛装在各种军用车辆上,主要就是用来打无人机。
“神剑”相控阵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集成了100到200千瓦大中型功率的激光设备,这项技术直接借鉴自相控阵雷达。每个相控阵模块包含3组21个光学阵元,每组的直径只有10厘米。每7个阵元由一台光纤激光器提供激光束,激光经过光相控阵器件分解成7束光,再由阵元上的光移相器发射出去。21个阵元的光束汇聚,形成一束高能激光,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0千瓦左右。传统激光器通常依靠旋转机械装置,体积庞大,而相控阵激光武器就不一样,像相控阵雷达一样,无需瞄准,体积大大缩减,只相当于ABL机载化学激光器的十分之一,能耗还能节省大约35%,能量利用率提升50%左右。按计划,GBAD地面防空激光武器和“神剑”相控阵激光系统,预计在2016年前后就能研制完成,2020年前会装备美军,可实际上,像不少美军项目一样一直推迟,现在都2025年了,依然没有什么动静。
后来崛起的中国陆军激光武器系统,展现出明显的追赶和超越趋势。这些新型激光武器在性能、设计和应用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逐渐缩小与先进国际水平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表现出领先。中国的激光技术不断突破,从实用型单兵激光武器到大型地面防空系统,覆盖了多种作战需求。整体来看,这些武器装备的出现,为中国陆军增强火力、提升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也让国际社会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咱们就首次曝光了空军已经列装的战术激光武器系统,各大兵工集团、航天科工、中国船舶等,都在不停地研发车载激光武器。兵器装备集团搞的CS0W2型10千瓦级激光武器,装在一辆4x4的“猛士”轻型越野车底盘上,主要用来引爆路边的IED简易爆炸装置。另一款“低成本车载激光反无人机武器”,也装在同样的底盘上,车顶配了个集成了多通道探测器的圆形激光发射器,但只能拦截近距离低空、慢速的小型无人机。兵器工业集团的OP6防空系统,选用更大的4x4军用卡车底盘,专门用来远距离干扰和破坏机载光电系统、精导系统以及无人机的控制与飞行。而航天科工的LW30激光武器,功率直达30千瓦,最大射程4公里,能在1000米范围内瞬间烧穿5毫米厚钢板,仅耗时6秒,就能搜索、追踪并摧毁一架无人机。
在沙特面对胡赛武装无人机的不断袭击时,立即采购了100套LW30激光武器的出口版本,取名“寂静狩猎者”。在挑选“寂静狩猎者”之前,沙特已经进口了大量的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射炮,主要是应对大型无人机、战斗机和弹道导弹的,但这些武器对付胡赛的低、慢、短距离的小型自杀无人机,根本帮不上忙。德国的“天空哨兵”防空炮算是个例外,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35毫米炮弹威力很强,打出去不仅能击落无人机,还可能伤害到一些不能损害的地面设备。胡赛武装对沙特预警雷达的探测范围很清楚,能合理安排无人机,让它们在消耗“天空哨兵”弹药后,再次突破防线,安全地穿越。再者,“天空哨兵”在干旱、炎热、沙尘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零部件的损耗特别快,而补给又不及时,导致其无人机反制能力严重下降,最后只能拉到前线去对付步兵。
沙特军队又用无人机干扰枪或是大功率干扰设备,试图干扰胡赛武装的飞控数据链,但如果胡赛拿出伊朗生产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倒霉的恐怕就是沙特的反无人机装备了。军用无人机还配备了抗干扰的措施,胡赛得到的每一批无人机飞控系统都不一样,要彻底搞定这些每次都换飞控系统的无人机,那可真是不好办。而“沉默猎手”激光武器,尽管射程只有4千米,但每次拦截的成本其实还不到几块钱人民币,加上微光晶体和透镜的损耗,也就百块出头,就不用考虑提前量,火控要求也低得很,对于技术没那么精的沙特士兵,也算是个实惠选择。用激光武器拦截无人机不会造成多余的破坏,没有反辐射无人机突袭的担忧,也一样适用那种不能切断控制连接或本身带导航的无人机,只要有电就能连续攻击,不像防空导弹或者高射炮那样还得不停地补弹。
四:结语
沙特在用中国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进行实战时,击落了13架无人机,受到沙特军方的高度认可。这款LW-30激光武器,不过是中国完整低空防御和反无人机体系中的一环,整个系统还配套有DK-1低空探测雷达、JCL100低空补官雷达、ZK-K20防空指挥系统、天网车载无人机防控平台、ZR-1500多功能无人智能防御武器、FK-2000弹炮结合系统、K3000防空装备,再加上红旗-17AE野战近程低空防空系统。这样组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指挥、探测、电子干扰、导弹(包括大型、小型)、小口径火炮、激光等多重打击低慢小无人机目标的硬杀伤网络。中国的激光武器从样机到列装部队,只用了短短4年,而美国倒花了十年还在做PPT,等他们搞出来,咱们早就出几代了,差距那是天一块,地一高。
上一篇:焦作303母线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