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滴水奇迹 沙海重生 武威治水智慧

发布日期:2025-09-18 16:36点击次数:146

#教师节出游记录#

滴水奇迹 沙海重生 武威治水智慧

武威缺水。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的27%。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是生命线。

但奇迹正在发生。干涸半个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碧波。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引来四万只水鸟。这座城市竟在沙漠中开辟出水清岸绿的生态长廊……

秘密何在?答案是“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武威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水润绿洲”的生态传奇。

一、严峻水情:生存与发展命题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年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超过100%。民勤县到2028年仍面临地下水超采1.62亿立方米的严峻挑战。

水问题曾制约着武威的发展。也威胁着生态安全。

二、系统治理:“三水统筹”的武威路径

面对困境,武威选择了系统治理之路。

规划先行 编制《武威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流域水系、分行业领域确定工作重点和措施。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设置1093名河湖长。实现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刚性约束 颁布实施《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较2017年下降6.59亿立方米。红崖山灌区被评为第二批水效领跑者。

创新机制 建立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双向补偿。累计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598万元。

三、节水革命:从观念到行动

节水是武威的必然选择。也是生存之道。

农业节水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9万亩。年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28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节水 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以上。培育4家省级、6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024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6.5%。

城镇节水 建成节水型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500多个。城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凉州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8%。

四、非常规水:开辟第二水源

武威充分挖掘非常规水源利用潜力。2023年再生水利用量达1487万吨。主要用于工业冷却、绿地浇灌和城市环卫。

甘肃电投武威热电公司是甘肃省唯一一家生产使用全中水的火力发电企业。采用膜法处理工艺+离子交换深度除盐工艺。实现再生水高效利用。

凉州区祁连路小学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年收集雨水约70立方米。用于绿化灌溉和环境洒扫。小小举措体现了节水意识的深入人心。

五、生态修复:从青土湖到石羊河

青土湖的变迁是武威生态修复的缩影。

这片石羊河的尾闾湖。曾干涸长达50多年。通过持续生态输水和系统治理。如今已形成27.65平方公里的季节性水面。地下水位由2007年的4.02米回升到2.87米。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最新监测显示这里有4万多只越冬水鸟。生物多样性稳步增加。

六、水质保障:守护饮水安全

武威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9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在Ⅱ类及以上。优良率100%。2025年上半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8位。

完成全市145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整治率达100%。建成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监管平台。划定并批复19个新建乡镇级水源保护区。

七、未来之路:挑战与创新

武威仍面临“两少、三超、三薄弱”问题。水资源总量少、人均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高、用水总量超指标、地下水超采。水网体系薄弱、调蓄能力薄弱、供水保障薄弱。

创新解决方案正在实施。“内域节水挖潜、外域调水提质、空域增水开源”三域协同战略。灌区“以电控水”智慧管理。建设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基地。

武威的经验表明。即使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通过系统治理、科技创新和全民参与。也能实现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是西北地区的治水样本。也为全球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滴水之力。确实能重塑山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