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8 02:23点击次数:200
聚光灯下,星光熠熠,但名利场的风向转变,往往只在一瞬之间。 刚刚在威尼斯折桂的辛芷蕾,无疑成了当下最耀眼的女星。
这枚奖杯的光芒,却也意外地照亮了内娱的另一面——“捧杀”与“踩低”的戏码,再次上演。 辛芷蕾的影后加冕,无疑是对她多年耕耘的最好褒奖。
但就在这喜悦的氛围中,几位看似毫不相关的女星,却莫名卷入了这场舆论漩涡。 赵丽颖,这位同样手握众多奖项,且自带流量体质的实力派女演员,首当其冲。
部分网友开始热衷于将两人进行比较,甚至出现了贬低赵丽颖的声音。 这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两位演员各有千秋,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在没有必要分个高下。
难道非要用一场“比较”,才能证明影后的价值吗? 刘亦菲,那位仙气飘飘的“神仙姐姐”,也未能幸免。 仅仅因为前一天杂志封面的站位,以及至今未曾获得表演奖项,便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嘲点”。 一边是新晋影后,一边是国民女神,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人,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比较”,而被强行捆绑在一起。
这难道不是一种病态的追星方式吗? 唐嫣,同样因王家卫的《繁花》而口碑逆转,但后续选择却大相径庭。 当辛芷蕾摘得影后桂冠,唐嫣选择出演古偶剧,似乎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被贴上了“不争气”的标签。
辛芷蕾的成功,反衬出唐嫣选择的“错误”?这样的逻辑,未免太过武断。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演员张颂文也意外“躺枪”。仅仅因为在颁奖典礼上的一些细微表情,就被解读为“不高兴”、“不真诚”。 难不成,娱乐圈连“表情自由”都要被剥夺了吗? 不得不说,内娱的这股“捧一踩一”的风气,着实让人不敢苟同。
辛芷蕾的获奖,固然可喜可贺,但绝不应该成为贬低其他演员的理由。 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不仅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百花齐放才是春”, 这句话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在聚光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都有自己的价值。 难道非要踩低别人,才能抬高自己吗? 这种畸形的价值观,何时才能休止? 流量至上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输赢”来衡量一切。
但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真正的尊重,不是捧杀,也不是踩低,而是看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欣赏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内娱这股“捧杀”与“踩低”的风气,由来已久,究其根源,或许在于大众娱乐心态的失衡。 每个人都渴望看到“完美”,都渴望找到一个可以膜拜的“神”。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过度吹捧,只会让人迷失自我;过度贬低,只会扼杀创造力。 身处名利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被认可。
但是,真正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而是建立在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之上。 当我们能够以更加平和、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成功时,或许才能真正迎来内娱的“春天”。 所以,与其沉迷于无聊的比较和站队,不如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演员的作品本身。
毕竟,最终能够打动人心的,还是作品的质量,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流量和人设。 我们真心为辛芷蕾的获奖感到高兴,但同时也希望,内娱能够少一些“捧杀”与“踩低”,多一些尊重与包容。
那么, 你觉得,内娱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