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郭士强在下一步险棋, 徐杰成为争议焦点, 杜锋收获意外惊喜

发布日期:2025-08-05 17:01点击次数:62

随着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大名单的最终落定,上赛季CBA联赛评选出的最佳阵容共计10名球员中,最终能够代表国家出战本届杯赛的仅有余嘉豪与胡金秋两人。刚刚被裁的徐杰,准备赴美打NBA的杨瀚森,因伤缺阵的曾凡博与赵继伟,还有孙铭徽、邹阳、李弘权实力不允许选不上。或许这就是国内第一联赛的含金量,竞争太激烈了!郭士强或许是在下一盘险棋,而徐杰成为最大争议,杜锋收获意外惊喜。

其实郭士强选人并非简单的荣誉叠加,而是基于国际赛场实际需求的综合考量,以争议最大的徐杰为例,支持者认为其技术特点过于依赖特定的阵容配置,在对抗强度更高的国际比赛中,身材的劣势容易被对手无限针对,而他在此前几场热身赛中相对平淡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郭士强教练组的担忧。对于另一位落选者张宁,其情况则被认为是锋卫摇摆人位置上竞争激烈的结果,在与赵睿、胡明轩、廖三宁等功能性更明确的后卫比较时,他未能展现出足够的优势。而高诗岩的入选显然是一种战术需要,高诗岩是那种被定义为能够执行贴身撕咬防守任务的角色球员,在某些特定时刻,这种功能性确实比徐杰或张宁的得分能力更为教练组所需。

赛前应该充分给予教练组和国家队更多的信任与空间,毕竟国家队教练组的专业判断能力理应高于普通的球迷,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关于球员训练状态与战术适配性的信息,与其在赛前对名单上的人选指指点点,不如安静地等待比赛的开始,一切以成绩为最终的评判准绳,赛前尊重中国男篮的每一个选择,赛后则根据表现进行客观评判,如果成绩优异则不吝赞美,若是不尽如人意,那么教练组与全队也应做好承担相应责任的准备。对于落选的球员而言,最好的回应方式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训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直到成为任何教练都无法忽视的不可或缺的存在。追根溯源,之所以自姚明、王治郅、王仕鹏、易建联等人淡出国家队核心后,每一次的人员选拔都会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与骂声,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国内篮坛并未出现具备绝对统治力的球员。

徐杰的退出虽然引发大争议,不过杜锋却收获意外惊喜,终于可以好好准备全运会的训练了,本届亚洲杯核心任务相信是倾向于练兵之用,这支队伍并非为冲击奥运资格而准备的最终形态。可以预见的是,在后续更为重要的比赛中,球队阵容将发生巨大变化,届时不仅会有1至2名归化球员加入,目前在美国发展的三名年轻球员大概率也会悉数回归。以此推断,如今这支亚洲杯队伍里,最终能进入那支冲奥队伍首发阵容的,或许最多只有1人而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