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戏剧性一幕!特朗普下令攻打委内瑞拉,航母半道竟“趴窝”

发布日期:2025-11-23 13:51点击次数:139

一艘搭载着“动武信号”的核动力航母,在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后,却意外陷入停滞。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高喊“马杜罗必须下台”的口号,而国会却接连拒绝战争授权,军方亦踌躇不前,未敢轻举妄动。

2025年11月,美国“福特”号航母在摩洛哥西部海域出现异常停泊,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界对于美军此举的猜测纷纷,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美军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行动,而另一些人则质疑美军是否真的敢于对委内瑞拉采取强硬军事措施。

作为美国海军最顶尖的航母,“杰拉尔德·R·福特”号的每一次出动都牵动全球目光。据美国海军于11月7日确认的信息,该航母及其至少两艘伴随护航舰艇,已于两天前圆满完成在欧洲海域的部署任务。按照预定计划,它们将向西航行约3600英里(约合5793公里),前往加勒比海,加入针对委内瑞拉的反毒品作战行动。

令人费解的是,一旦舰队驶入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西海域,便突然陷入停滞,既未前行也未转身离去,这种“滞留原地”的态势与特朗普先前所传递的“强硬打击”的信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包括8艘水面战舰、1艘特种作战两栖攻击舰、1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辅以F-35B隐形战斗机、AC-130空中炮艇和MQ-9“死神”无人机,并配备超过1万名士兵。如此庞大的兵力部署,足以支撑一场中低强度冲突。

为何“福特”号,作为一支关键战斗力,却在关键时刻紧急停止行动?可能的原因并非“不愿开战”,而是“不敢出战”。

行动推进的首要障碍,便是那无法规避的法律授权瓶颈。11月6日,美国国务院、国防部长赫格赛思以及白宫法律顾问办公室的官员们共同向国会进行了通报,他们明确指出,政府将暂缓对委内瑞拉境内目标进行地面打击。这一决定的核心原因在于,“现行的授权仅限于针对可疑毒品运输船的打击,并不能涵盖地面军事行动”。

这一立场并非无端之词。实际上,美军之前已经实施了至少16次被公开记录的打击行动,导致近70人丧生。其中,最近的一次行动发生在11月4日。

这些未经国会明确授权的所谓“法外打击”行动,早已招致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不仅国际社会对其合法性表示怀疑,美国国内亦有不少人士指责政府“滥用军事权力”。

在承受如此舆论压力的情况下,白宫即便意图强硬推进,亦不得不审慎考量法律上的风险。毕竟,总统的军事行动权限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未经明确授权的陆地打击行动极有可能触发宪政危机。

11月7日,当日下午5点(东部时间),美国参议院对由两党联合提出的战争权力决议案进行了投票表决。该决议案旨在禁止未经国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对委内瑞拉动用美军力量,遗憾的是,最终投票结果显示51票反对,49票支持,决议案未能获得通过。

即便决议未获通过,49票的赞同率已然凸显国会内部对动武立场的显著分歧,这亦使特朗普政府不敢轻易采取行动。毕竟,就在数周之前,一项类似提议就已遭遇挫败,而今次表决结果再次昭示,缺乏国会明确支持的军事行动,不仅将面临法律上的风险,还可能激起国内的政局波动。

在法律约束之外,美军在军事部署上也面临实际局限,导致其虽有心却无力。例如,“福特”号航母从欧洲海域撤离,转赴加勒比海,此举本身就引发了关于性价比的广泛争议。若行动目标仅限于打击毒品走私船只,那么动员航母及其护航舰队横跨5793公里的距离,显然是成本高昂而收益微薄的做法。

常规舰艇与无人机已具备执行此类任务的能力,而航母的加入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威慑象征”的角色,而非真正的实际需求。事实上,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美军部署同样受到迫切需要。随着“福特”号航母的调离,欧洲海域的美军实力已出现空缺。若“福特”号长期滞留于加勒比海,恐将导致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此外,美军在该地区的部署早已承受着损耗与轮换的双重压力。自8月底起,海军舰艇陆续抵达加勒比海,持续的驻扎使得舰艇与人员均迫切需要补给与轮换。这一需求不可避免地促使我们从其他区域调派舰船与力量以提供支援,从而无形中提升了军事调度的复杂性。

尽管加勒比海地处美国本土近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轮换压力,然而持续的军事投入仍让五角大楼面临棘手挑战。军事行动非同儿戏,舰艇维护、人员补给、装备损耗等实际问题,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动武的成本与效益。

特朗普的矛盾立场进一步加剧了这场“动武闹剧”的紧张氛围。据美媒透露,特朗普近期向其高级助手透露了对军事行动的担忧,他忧虑单纯的空袭无法促成马杜罗下台,反而有可能导致地区局势失控。

此类担忧并非无端,委内瑞拉的军事防御虽不及美国之完备,但其地形之复杂与反介入能力的存在,使得美军若轻易发动陆上攻势,极有可能陷入漫长的战局泥潭之中。

然而,特朗普却始终不渝地主张“马杜罗必须下台”,并指导政府制定了一套包括加强经济制裁、支持反对派以及增强军事存在、对政府机构与军事设施进行空中打击和秘密行动在内的应对策略。这种“欲战又惧败”的复杂心理,使得美军部署始终维持在“威慑胜于实战”的微妙平衡中。

白宫官员明确指出,特朗普总统的各项举措均严格遵循宪法所赋予的职权及武装冲突法的规定,其核心宗旨在于摧毁贩毒团伙,遏制毒品恐怖主义对美国人生命的威胁。

若动武,恐需承担高昂代价;若罢手,又难以舍弃其“强硬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军未敢付诸实际行动对陆地进行打击,然而在加勒比海的威慑举措却从未间断。11月7日午后,网络飞行追踪数据揭示,两架B-52H战略轰炸机再度掠过委内瑞拉海岸线,此类近距离侦察与威慑性飞行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此外,经过在佛罗里达州进行的常规维护,“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运输舰“劳德代尔堡”号已回归加勒比海域,此举进一步巩固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这种“虚张声势”的策略,实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一筹莫展的困境中做出的权宜之计,即在“不敢轻启战端”与“无法轻易撤退”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政府试图对马杜罗政权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力图避免触发真正的军事冲突。同时,它试图平息国内的强硬派情绪,却又不愿触及法律的红线或暴露军事部署的不足。

归根结底,"福特"号航母中途搁浅,仅仅是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军事干预策略中“声势浩大而成效有限”的一个缩影。其中,法律授权的缺失、军事部署的经济效益难题以及部队轮换的实际压力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鉴于特朗普总统自身矛盾的心理状态,加之种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原本似乎一触即发的军事行动,最终演变成一种“不敢动手”的尴尬境地。尽管美军在加勒比海地区持续展示其威慑力,或许能够暂时维持其表面上的强硬姿态,但这并不能掩饰其内部存在的分歧和限制。

未来,特朗普政府能否突破当前僵局,委内瑞拉的未来走向又将如何演变,这一切或许取决于那些关键制约因素是否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欲战而畏首畏尾”的难题,仍将长期影响着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政策走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