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1 15:56点击次数:199
“九三阅兵展雄姿,中美关系引深思。不寻冲突是何意,且听笔者细分析。”
2025 年 9 月 3 日,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九三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一盛大活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美国国防部长随后发表言论称,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的任务是保障自己的战略计划,此番言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时间节点来看,九三阅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活动刚结束,美防长就发出这样的声音,显然不是偶然。中国的九三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这是向世界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美防长此时强调不寻求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国阅兵所展现出的力量的一种回应。
美国国防部长的这一表态,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较为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就像古人云:“和为贵,利可共。” 大家坐在一起做生意,共同发展,远比通过冲突和战争来解决问题要好得多。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如果发生冲突,对于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将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这个角度看,美防长不寻求冲突的说法,有其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一面。美国的战略计划,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与中国这样重要的合作伙伴保持相对和平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其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
然而,我们也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美防长的话。正所谓 “口蜜腹剑”,美国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虽然美防长说不寻求冲突,但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却并没有停止。据报道,美国防部长要求制定 2025 年版国防战略,强调在印太地区威慑中国,美军还计划 2026 年前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大型预置战备仓库,用于储存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这就如同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边说着不寻求冲突,一边却在加强军事部署,对中国形成一种军事威慑态势。这种言行不一致的做法,不得不让人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此外,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关系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此前,美国四星上将、空军机动司令部司令迈克・米尼汉曾向下属军官发送了一份备忘录,称 “我的直觉告诉我,美国将在 2025 年与中国开战”。虽然五角大楼随后表示这只是米尼汉的个人意见,不代表美国国防部对中国的看法,但这也反映出美国国内部分军方人士存在着较为激进的对华态度。在这种背景下,美防长不寻求冲突的表态,更像是一种试图平衡国内外不同声音的手段,既要安抚国内一些较为理性的力量以及国际社会对于中美冲突的担忧,又要为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争取时间和空间。
中国对于美国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那就是希望中美能够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强调,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中国一直秉持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原则,致力于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避免陷入 “修昔底德陷阱”。但同时,中国也绝不惧怕任何形式的威胁和挑衅,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违背自己不寻求冲突的承诺,中国必将采取坚决的措施予以回应,就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一样。
九三阅兵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和平力量的一个重要契机,而美防长不寻求冲突的言论,虽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复杂因素。中美关系的发展,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希望美国能够真正践行不寻求冲突的承诺,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表态上。只有这样,中美两国才能真正实现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的良好局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亚太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