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30 11:02点击次数:184
今年初珠海航展签约现场,巴基斯坦军官抚摸着歼-10CE战机引擎罩上的红星标志,转头签下价值80亿元的升级订单。 这架曾在印巴冲突中逼退苏-30的国产战机,如今已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爆款单品"。
同一时刻的展台另一侧,中东客户围着翼龙-3无人机反复询问挂弹参数,这款在俄乌战场改写规则的中国装备,让全球买家彻底记住了"红箭"导弹的黑色尾焰。
军工板块的起起落落总被股民戏称为"渣男",但最近三个月,故事彻底变了调。 聚焦战斗机、导弹、卫星的航空航天ETF价格连创新高,成交量翻了两倍。 这家追踪"国证航天指数"的基金,去年收益率直接冲到36.6%,把其他军工类指数甩开一大截。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战场之外。 俄罗斯"柳叶刀"无人机像打电子游戏般摧毁坦克的视频,在各国参谋部循环播放了上百遍;沙特用中国激光防空系统拦截胡塞武装火箭弹的战报,被五角大楼列作分析案例。 当实战检验颠覆传统战术手册,全球军贸格局开始重新洗牌。
占全球军贸市场60%的航空装备领域,美国人过去七年吃掉了43%的蛋糕。 但中国展商在珠海航展闭幕后透露,光无人机订单就激增三倍。 国产"双尾蝎"察打一体机被非洲买家疯抢,理由很简单:同等性能下价格只有美国"死神"的一半。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实验室里。 沈阳飞机研究所用火箭发动机燃料技术开发的新材料,如今贴在新能源车电池包上;原本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的飞控芯片,成了农业无人机的核心大脑。 这些军转民的技术爆炸,正在撕裂传统军工股的估值天花板。
今年两会上,"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湖南株洲的摩托艇工厂改产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后,订单排到了2028年;河南郑州的卫星制造车间里,工人正24小时倒班组装互联网卫星,仅国有航天集团就计划发射3.6万颗。
最直观的增长来自大飞机产业链。 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年度会议上,C919的产能目标被大幅调高。 最初设计年产150架的流水线,现在要扩产到200架。 为配套发动机叶片建立的粉末冶金车间,产能规划已经超过波音供应商。
军工投资向来让散户望而生畏。 整机厂的涉密信息不便披露,零部件企业技术又太过艰深。 国证航天指数恰恰解决了这个痛点,这个指数里98.2%是纯正军工股,战斗机产业链占比超66%。 更关键的是,1/4的成分股是百亿以下的小企业,押中的话就是翻倍黑马。
跟踪这个指数的航空航天ETF,前十大持仓几乎都是军迷耳熟能详的名字。 战斗机机身制造商中航沈飞占10.8%,导弹发动机龙头,航发动力占9.5%,相控阵雷达核心供应商国睿科技占6.7%。 连最近暴涨的航天电子控制系统龙头也包揽其中。
随着9月大阅兵临近,机场跑道上的神秘机型引发诸多猜测。西北某试飞基地的卫星图片显示,新款隐形无人机正在密集测试;东南沿海舰载机部队的训练频次翻倍。 东北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这次阅兵展示的新装备中,智能无人机集群占比可能超过三成。
与往年阅兵行情不同,机构这次更看重中长期逻辑。 申万宏源的军工分析师算过一笔账:"十五五"期间,光空天装备采购资金就占军费增量的一半。 从北斗卫星升级到太空激光通讯,从舰载预警机到近地轨道打击系统,产业链订单直接排到2030年。
军工板块的门槛正被ETF踏平。 当航空航天ETF规模突破50亿元时,该基金的前台系统收到异常流量警报——单日开户用户里90后占比达到67%。 这些在短视频平台看军事科普长大的年轻人,第一次见识了军品量产带来的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