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16:01点击次数:109
这娃哈哈的家族大戏,可真是比八点档电视剧还要狗血,豪门里撕破脸争产的戏码活生生在现实中上演,表面上是一家人的纠葛纷争,底下却是步步惊心的商业棋局。
咱今天要唠的,就是这出热闹非凡的“娃哈哈狗血宫斗剧”,豪门恩怨的遮羞布下,藏着的那些关于真金白银、公司控制和未来命运的残酷对弈。
要说这宫斗剧的核心人物,少不了宗馥莉。
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娃哈哈公主”,顶着新生代企业家的光环,留洋归来接班父亲宗庆后的庞大帝国,风头一时无两。
谁成想,去年年底平地一声惊雷,把她炸上了风口浪尖。
香港那边,突然冒出来三个自称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妹——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一纸诉状把她给告了!告什么?为了一笔高达21亿美元的家族信托基金!宗馥莉从被赞誉的继承者,瞬间深陷遗产争夺、家族纷争的漩涡中心。
当初大家夸她女承父业、勇于创新的话音还没落呢,豪门狗血的剧本就猝不及防地开演了。
这起狗血宫斗剧的关键引爆点,就是那笔21亿美元的巨额信托。
剧情相当跌宕:按原告的说法,老爷子宗庆后生前在汇丰银行设了这个信托,是为了保障这仨非婚生子女,说好每人7亿美金。
刚开始往里投了笔启动资金,后面打算靠娃哈哈集团的分红慢慢填满。
可惜老爷子走的时候,账上还差3亿没到,按法律说这信托没正式“活”过来。
可问题是,那实实在在躺着的18亿美元,成了两边眼红的肥肉。
原告宗继昌他们咬定是宗馥莉偷偷把钱挪走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宗馥莉那边也不含糊,律师直接反击,说根本没这回事儿,他们手上没证据,自己也不知道啥挪钱的操作。
法律上讲,非婚生子女确实和婚生子女一样有继承权,可遗嘱说了算。
问题是,原告方现在又跳出来说老爷子立的遗嘱有毛病,见证人全是娃哈哈高管,家里人一个没签字!豪门纠纷这摊浑水,是越搅越混。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狠的是,这仨弟妹不光在香港打钱的主意,还跑到杭州法院,要求分割老爷子留下的娃哈哈集团29.4%的股份!这块大肥肉按现在市值算,轻松超过200亿人民币!好家伙,香港加杭州,两场官司加起来涉诉金额直奔350亿去了!这哪里是简单的家事,完全是一场横跨两地的豪赌,争夺的是娃哈哈商业帝国的命脉核心!
这狗血宫斗剧里纠缠的钱,特别是那18亿美元信托资金和天价股权,来源本身就引出了更大的问题,让整出戏彻底超越了豪门的爱恨情仇,娃哈哈背后那块更大的商业棋局才真叫人倒吸凉气。
表面上看,信托的钱,一部分是老爷子自己掏的,一部分是娃哈哈的分红。
但问题就出在这娃哈哈集团的分红上!回看娃哈哈的崛起史,从头到尾都离不开国字号的大力扶持。
当年宗庆后创业之初,是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下属企业办公室实打实给了10万块贷款、10万设备、场地和工人,给娃哈哈扎下了根。
九十年代末国企改制那会儿,国资更是“高风亮节”,股权转让款没收不说,还让娃哈哈用极低的代价支配这笔钱,甚至直接把国有股的分红借给集团发奖金,刺激员工。
这力度,杠杠的!直到2008年,纯国资背景的“上城文商旅”成了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名义上的“老大”,居然从2008到2022年这十几年间,没分过红!每年就看着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通过“资金往来”的名义把钱拿走。
数据不会说谎:2022年底,整个“娃哈哈系”(包括那些不在集团账上的公司)总资产370多亿,营收512亿,利润47亿多。
而国资当大股东的“娃哈哈集团”自己呢?总资产才58亿,营收只占整个系的2.74%,利润只占可怜的0.39%!好端端一个大股东控股的公司,资产占比才15.67%,都快被掏成空壳了!有专业媒体算过一笔账,仅从2008年开始国资本该拿却没拿的分红,积少成多就差不多有34亿元!这还没算每年大股东该有的那20亿上下的资产收益损失。
这钱都流哪儿去了?答案指向了宫斗剧背后那个庞大的隐形帝国——和国资完全无关的“体外公司”。
这盘大棋的关键落子,就是宗庆后时代悄悄建立起来的“体外帝国”。
从2002年左右开始,在老爷子指挥下,悄然成立了200多家公司。
这些公司跟国资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在法律上八竿子打不着,但它们却像一张隐形的大网,紧紧缠绕在娃哈哈集团身上,干着“财富搬运工”的活儿。
比如宗馥莉担任董事的“宏胜饮料集团”,就成了“转移利润”的关键枢纽。
举个例子,原先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自己生产自己卖,好好的。
今年4月,桶装水的生意模式硬是被改了。
桶装水以2.44元的低价卖给宏胜旗下的“杭州迅尔诚通商贸公司”,然后迅尔诚通转手就7.52元高价卖出去!一进一出,5块多的利润差就被宏胜集团吞下了。
上海那家和杭州娃哈哈集团半毛钱股权关系都没有,等于宏胜是左手倒右手,硬生生把本该是娃哈哈集团(国资是大股东)的利润给薅走了!类似的“操作”在代工领域也一样。
闹得沸沸扬扬的“今麦郎代工娃哈哈纯净水”事件,背后的实际授权方就是宏胜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宏诚食品饮料公司”!又是跟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没关联!这等于说,娃哈哈产品的代工利润被宏胜名正言顺地装进了自家口袋,国资股东只能干瞪眼!这些体外公司就像吸附在娃哈哈集团母体上的巨大“抽水机”,长期高效地“虹吸”着原应归属集团、尤其是国资股东的收益。
这才是遮羞布下真正的商业棋局,是比宫斗戏份更核心的战场。
这场豪门狗血剧的最高潮,差点上演一出惊掉所有人下巴的戏码——核心商标资产大转移!年初,传出来一个更劲爆的消息:宗馥莉要把娃哈哈集团名下的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到她控股的另一家娃哈哈体外公司手里。
这事要是成了,那才叫真正的釜底抽薪!娃哈哈商标是啥?是整个娃哈哈帝国的灵魂!从儿童营养液起家,到成为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饮料品牌之一,这块牌子承载着太多记忆和商誉。
专业机构评估,2024年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现在国资在娃哈哈集团占46%股,宗馥莉个人占29.4%。
而她要去接受转让商标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宗馥莉自己占了60%的大股!这操作意图太明显了:把娃哈哈集团最核心、最值钱的无形资产剥离出去,交给和自己关联更紧密、国资影响更小的体外公司控制。
一旦成功,娃哈哈集团基本就成了空架子,只剩下些不值钱的边角料。
而宗馥莉通过自己绝对控股的新公司掌控了娃哈哈品牌命脉,所有品牌授权收益都将滚滚流入新体系,国资彻底被边缘化!这一手棋下的,直接是要把娃哈哈的核心商业命脉转移挪位。
万幸这事动静太大被叫停,否则这场宫斗剧背后的商业棋局几乎可以说尘埃落定。
所以回头看这场所谓的“娃哈哈狗血宫斗剧”,所谓的豪门纠纷和遗产争夺固然吸睛,但真正的风暴眼,还是在于这庞大的商业棋局背后牵扯的重大疑问。
一方面,在家族内部,巨额信托资金(特别是其来源与分红的关系)加上价值数百亿的股权争夺,掀开了血亲之间近乎你死我活的商业利益对抗。
另一方面,在更大层面,宗庆后时代的体外公司体系如何运作,是否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长期、大规模地转移了原应归属国资股东的利润?那些被体外公司吸走的巨额财富,是否在本质上构成了对国有资产的侵害?生前高调以民族企业家示人,并宣称子女没外国籍、资产不外流的宗庆后,在这层意义上是否涉嫌转移国有资产?这块遮羞布下的真相,远比家族八卦更沉重。
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清晰、公正地厘清,娃哈哈的未来就始终笼罩在巨大的迷雾与不确定性中。
抛开这些深水区的疑问,眼下的娃哈哈也够宗馥莉喝一壶的。
家族内斗、官司缠身,必定让团队军心动摇,管理效率打折,哪还有心思琢磨未来。
竞争对手农夫山泉早就虎视眈眈,元气森林这帮后浪也冲劲十足,娃哈哈还能不能拿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别老啃老本,品牌形象还能不能拉回来,都是老大难问题。
现在的娃哈哈,真的被家族豪门狗血剧和背后复杂的商业棋局折腾得够呛,未来怎么走,全看宗馥莉能不能把这烫手山芋接稳,把家里那笔烂账理清楚,还要学明白怎么跟国资股东搭好台子一起往前走,同时还得赶紧在产品创新上加把劲。
要是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娃哈哈这艘曾经风光无限的大船,怕是真的会在这场狗血宫斗与商业棋局的迷宫里越漂越远。
正所谓“狗血”吸睛一时爽,商海“棋局”暗礁多,能走出这场“豪门纠纷”的泥潭,才能真正掀开娃哈哈的下一章。
说到底,企业传承不是宫廷剧,商场沉浮不是下围棋,需要的是信任、透明和对规则真正的敬畏。
可惜这出娃哈哈大戏里,目前这些元素都显得格外稀缺。